调研中,尽量少提假设性问题
“如果能更有效地计算投资的风险与收益,你会委托我们管理你的一部分资产吗?”
“如果能保证你所购买的商品的真货率,你是否会更愿意在这样的平台购物?”
“如果我们做了一个新的(具体的)功能,你会愿意为此付费吗?”
类似问题的统计数据或许会给你一个还不错的数据,但事实上,结果可能不会是这样。
不要套路你的用户
比如,如果我们问“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不景气的预期下,你是否认为买房是优质投资手段”,就是在描述中夹带了强烈的立场倾向。
《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评估》书中有个很有趣的例子,是讲酗酒问题的,调查者发现如果直接询问受访者他平时酒量的话,得到的数字会明显低于实际情况。因为用户会担心负面评价,所以会倾向于修饰自己的答案。
但如果在这个问题之前增加问题,先询问他身边最能喝酒的朋友的酒量,然后再问他自己的酒量。因为有了朋友的铺垫,受访者会感受到轻松(因为有喝得更多的人垫底),从而倾向于说出更接近实际情况的数字。
用户很可能会倾向于修饰自己的答案,以避免负面评价,或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,也可能单纯地不希望让研究者感到失望。这并不是受访者在有意撒谎,我觉得自己有时也是这样,回答问题的时候我真的是那样想的,但身体很诚实,不一定会像说的一样去行动,所以有时观察用户的行为会比单纯地询问他的想法更准确。